中医的经脉学、脉诊学是扁鹊发明的。导引按摩术、华佗夹脊、中医外治法是华佗发明的。
满氏经络经脉导引术,是满氏族人传承的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术法。它集中医的针灸、按摩、祝由三种术法,对人体十二条经络状态,二十八条经脉的气血升降运行,采用八脉矫正,以指代针,以意导引的法术,调理人体营血卫气的空间,调理人体的皮肤、络脉、肌肉、筋经、筋骨,改变人的形体、气血运行空间,疏通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,使人的魂、魄、意、志、精、神产生变化,达到疾症康复的目的。
满氏经络经脉导引术是用医者自身的意识(来自医者认知与学识通过经脉触感的反映),经过指法点按的方法了解患者经络状态,做到有的放矢的施术,用术法针对经络的状态调理机体经脉气血新陈代谢的运行。
在医患接触中,经脉相互之间是有感应的。脉的症状表现为冷、热、麻、木、酸、痒、疼、痛的触感,并与神经反映同步。在对症进行辨证归经后,根据掌握的经脉气血运行空间的状态,采用边诊边疗,有的放矢进行施术。此法也用来判断疾病康复 状态和康复的结果,达到手到症除的目的。
帕金森病中医外治法,满氏经络经脉导引术的施术报告。
参照西医帕金森病的诊断报告,中医认为;根据帕金森病的表现,反映出是脏腑中肺与肝两经脉的症状比较突出。在诊疗中,采用中医阴阳五行的方法对十二经络、奇经八脉进行调理,恢复气血升降,康复到五脏六腑的运营正常。
施术医理解析:
肝主木,主生发阳气,头为诸阳之首,阴阳升降交汇的位置。调肝的经脉可解决头的虚实之疾,供血不足、脑髓细胞的新陈代谢。
肝木主筋,通调肝经,恢复经筋的正常状态,可解决身体的强直、震颤,使患者行走自理。
肝主藏血,调理营卫、经筋,可解决失眠,静止体位疾患。
肝主络,松解粘连,调理腧穴手法,可以舒肝解郁。
肝木克脾土,脾为后天之本,脾主运化,脾主意,受肝疾的影响,人体会出现记忆减退,肌肉萎缩,四肢无力的症状。肝木恢复,症状改善。
肾水生肝木,肾为先天之本,肾为肝之母,补肾的经脉可修复肝的经脉。
肝木生心火,心主血脉,主神明,养肝调肝有助于头部神经康复。
肝木与胆经相表里,胆主枢,可调理阳明胃经,太阳膀胱经的疾患,同时有助于康复失眠症。
胆主疏泄,泻肝以调胆的经脉为主,胆经与阳跷脉并行,疏通胆脉与阳跷脉,可康复各经脉自我调解的作用。胆汁在小肠中分泌食物的油脂,调理小肠经可达到疏泄胆汁的作用。
肾水生肝木,肾主骨生髓,调理肾的经脉可提高脑黑质的新陈代谢。调肾有助于肝的经脉康复。
肾水克心火,肝的疾患可造成心肾不交,调理心肾两经脉可使水火济济,即可解决产生多巴胺的状态。
如果患者病情严重,体质太差时,有必要采用季、月、日,子午流注的方法,按照人体二十八经脉气血运行的速度来调理五脏六腑,帮助患者康复帕金森疾病。
满氏经络经脉导引术的一大特色,就是采用调理奇经八脉来调节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运行的(通常用打通任督二脉称为小周天,用打通奇经八脉为大周天)。奇经八脉它与现代人体内的气、血、内分泌、神经、淋巴液、脂肪液,它与人体自我调节功能有关系,当奇经八脉出现问题时,人体就会衰老。
调理任督二脉,可解决帕金森病症,气血升降。对脏腑神经有很大帮助。
调理冲脉、带脉可解决脂肪、淋巴水液、内分泌代谢问题,增强患者的体质。
调理阴跷、阳跷脉,可平衡肝经肺经的阴升阳降问题。
调理阴维、阳维脉,可调理脏腑内外之间阴阳平衡问题,加快帕金森患者的康复。
以上是满氏经脉导引术调理帕金森病的辨证诊疗,辨证归经的病理分析。康复帕金森病的中医外治法施术处方。
北京康隆保健
2024年7月30日